相比山梨糖醇、麥芽糖醇、木糖醇、異麥芽糖醇、甘露糖醇及乳糖醇等糖醇類甜味劑,低聚木糖,低聚異麥糖廠家告訴你赤蘚醇有許多顯著的優點。
熱量值在所有糖醇中低
因為赤蘚醇分子量較小,大部分可以在小腸內快速吸收,但卻不會被代謝分解,很快就隨尿液排出體外。由此可見,只有不到0.84kj、g的熱量被人體吸收,其熱量值在所有糖醇中是Z 低的。
實驗證明:一次性攝入赤蘚醇 25g,3h內有從小便中排出;大約在24h內,有80%從尿中
排出,尿中總排出量達90%以上;剩余部分進入結腸,有極少數被微生物發酵,大部分從糞便中排出。
這說明赤蘚醇能很快被小腸吸收,但人體缺乏能代謝赤蘚醇的任何酶系,Z 終還是以原來的赤蘚醇分子狀態從人體內排出。所以,和五元醇、六元醇比較,赤蘚醇Z 大的特點是耐受性好,但吸收后不被代謝而從人體內排出,故不能稱為“ 營養型甜味劑”(營養型甜味劑是指與蔗糖甜度相等的含量,其熱值相當于蔗糖熱值20%以上者)。
不會引起腸胃不適
大量的實驗證明,和其他多元醇相比,赤蘚醇在人體內的可接受劑量Z 高。在正常的食用條件下,它不會導致不良的腸胃反應。舉例來說,不會導致腹瀉的山梨醇的Z 大單次劑量是體重,而赤蘚醇則可高達0.80g/kg體重。赤蘚醇的Z 大單次劑量差不多是木糖醇、麥芽醇、異麥芽糖醇和乳糖醇的2~3倍,是甘露醇和山梨醇的3~4倍。臨床實驗也表明,赤蘚醇基本上不會影響血液中的血糖和胰島素水平,適用于糖尿病人。
無齲齒性
一般來說,可發酵性糖類具有潛在的齲齒性。
但赤蘚醇不會被人體口腔中產生齲齒的微生物所利用,而且不像糖類在口腔中會被酶解而生酸( 葡萄糖在口腔中8h,ph值會降至5,對牙齒無害。
體外和體內的細菌培養試驗也表明,赤蘚醇的存在更有可能抑制口腔細菌對某些糖類的發酵作用。
甜味協調
作為一種單獨存在的糖醇,其甜度只有蔗糖的70%~80%。但當它和其他糖類,特別是強化甜味劑如阿斯巴甜和甜菊糖等混合使用時,配伍作用使得其實際甜度遠遠超出預期,從而獲得Z 佳的甜味協調。此外,溶液中1%~3%的赤蘚醇就能有效地掩飾刺激性口味,很好地改善溶液的口感和風味。
山東海容生物技術有限公司
負責人:張經理
手機號碼:18865811828
座機號碼:0531-83151899
郵箱地址:sdhairongbiotech@163.com
公司網站:www.tsahz.com
公司地址:濟南市槐蔭區經十路27317號實力大廈209